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50/2343 (36%)
造訪人次 : 5162720      線上人數 : 26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TFI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163.15.40.127/ir/handle/987654321/754


    題名: 高分子當模板製備奈米孔隙矽酸鹽之研究
    作者: 范樂陽
    Fahn, Yauh-Yarng
    (東方技術學院化工與材料工程系)
    貢獻者: (東方技術學院化工與材料工程系)
    日期: 2007-01-19
    上傳時間: 2010-05-13 18:50:17 (UTC+8)
    摘要: 本研究採用一端具有親水基和另一端具有疏水基的兩性嵌段高分子PEO/PPO/PEO copolymers溶於水中形成柱狀微胞作為模板,將親水性的矽酸鹽置於酸性的環境中在25~60℃反應一天,在經80℃熟化後,得到初產物,再把當模板的嵌段高分子去除,最終得到之孔洞產物用小角度X光散射儀(SAXS)測量其結晶嵌段EO及疏水性嵌段PO的EO/PO比值不同,將會影響所得之中孔懂物質的形態,低EO/PO比值的兩結構相(hexagonal mesophase)的 SBA-15,而高EO/PO比值的兩性高分子可以合成立方結構相(cubicmesophase)的SBA-16 ; 所得之六方排列結構相孔洞產物的d-spacing大約10nm左右,故可以確定所合成為奈米矽酸鹽結構 ; BJH 氮氣吸附-脫附遲滯迴圈結果分析可以發現層狀矽酸鹽的BET 比表積最大,六方的矽酸鹽比表面積介於中間,而立方矽酸鹽比表面積最小;孔洞大小則以六方的矽酸鹽的孔洞最大,層狀矽酸鹽的孔洞介於中間,而立方矽酸鹽的孔洞最小 ; 由熱重量分析法得知層狀矽酸鹽在加熱過程中重量損失最大,表示此種矽酸鹽最不耐熱,立方矽酸鹽在加熱過程中重量損失介於中間,而六方矽酸鹽在加熱過程中重量損失最小,顯示此種結構的矽酸鹽最耐熱。
    關聯: 2007高分子聯合會議
    第三十屆高分子研討會
    顯示於類別:[化工與材料工程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TF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