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48/2341 (36%)
造訪人次 : 5004534      線上人數 : 4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TFI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163.15.40.127/ir/handle/987654321/2382


    題名: 中小學美感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美術課程為例
    Aesthetic Teaching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 Study of Art Curriculum
    作者: 梁文堂
    LIANG, WEN-TANG
    (東方設計大學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貢獻者: 東方設計大學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關鍵詞: 美感教育
    美術課程
    教師專業發展
    詮釋結構模式(ISM)
    層級分析法(AHP)
    問卷調查
    Aesthetic Education
    Art Curriculum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Questionnaire
    日期: 2022-05
    上傳時間: 2022-06-09 11:23:00 (UTC+8)
    出版者: 高雄市:東方設計大學
    摘要: 國家的競爭力,繫乎於國家的教育,而國家教育的成效,則繫乎於教師的專業素養。面對知識經濟時代,各國家透過教育改革,企圖以更優質的教育來培養具有高度競爭力的國民。因此,透過內、外在的力量來引發教師的自我覺察,進而能夠自動自發且不間斷的提升專業,是達成優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分成三個階段,採取質性研究與量化分析並重的方式進行。第一階段研究者從文化關聯的角度切入,運用文獻分析法與比較研究法,深入探討中國、日本與臺灣在中小學階段推動美術課程的源流與現況,經由比較分析後,發現三個國家中小學美術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分別為素養取向、設計取向、生活取向、跨領域整合取向、特色課程取向與專業教師取向;第二階段藉由文獻探討獲得中小學視覺藝術教師專業發展初步所需的構面與影響因子,運用德菲法取得專家一致性的共識。然後再透過詮釋結構模式與層級分析法的應用與運算,建構中小學視覺藝術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型。本階段研究結果在四個教師專業發展課程設計方案中,其重要程度依序為「專業態度取向」、「課程設計取向」、「教學技術取向」、「美術技巧取向」;第三階段運用德菲法專家問卷所確認的二十四項教師專業發展影響因子,編製成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並以高雄市中小學視覺藝術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所得資料經由電腦軟體SPSS進行運算,本研究結果發現高雄市在不同性別、任教階段、專兼任、畢業科系及學歷之視覺藝術教師專業發展因子重要度與需求度量表部份問項有達到顯著性;不同工作年資之視覺藝術教師專業發展因子重要度與需求度量表的變異數分析皆未達到顯著性;視覺藝術教師專業發展因子重要度對需求度有正向的顯著性。
    關聯: 東方設計大學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顯示於類別:[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博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中小學美感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保全).pdf論文3491KbAdobe PDF0檢視/開啟
    東方設計大學博碩士論文電子檔案上網授權書.pdf授權書381KbAdobe PDF37檢視/開啟


    在TF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