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G FANG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987654321/202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51/2344 (36%)
造訪人次 : 5165403      線上人數 : 27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TFI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163.15.40.127/ir/handle/987654321/2028


    題名: 眷村閒置空間再利用與文化觀光策略研究-以臺南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為例
    The Vacant Space Reuse and Cultural Tourism Strategy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A Case Study on the Shuijiaoshe Village Culture Park in Tainan
    作者: 陳勇志
    Chen, Yung-Chih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貢獻者: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關鍵詞: 文化觀光策略
    水交社眷村
    閒置空間再利用
    cultural tourism strategy
    Shuijiaoshe Village
    vacant space reuse
    日期: 2016-06
    上傳時間: 2016-08-10 10:58:53 (UTC+8)
    出版者: 高雄市:東方設計學院
    摘要: 眷村是我國特有的文化產物,在國民政府來臺時,為了安置軍人、照顧眷屬與減少族群摩擦所設置的歷史建物。眷戶在眷村的生活,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經驗與文化,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臺灣發展史中,象徵近代族群遷移與融合重要的一環。隨著戰後都市更新政策,眷村經歷拆遷改建,近年來隨著政府機關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及「文化觀光」策略也在眷村閒置空間再利用成功的經驗,文化觀光也成為眷村閒置空間再利用與眷村文化保存的新趨勢。
    本研究以眷村閒置空間再利用與文化資產保存為前提,以文化觀光為策略的方式進行探討,藉由文獻分析法,參酌「閒置空間再利用」、「文化資產保存」、「文化觀光」等相關文獻,對其定義進行研究,並針對國內眷村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成功經驗,如四四南村與勝利新村,以曾獲選全國十大眷村園區的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為例,進行其特色文化資產分析,採用深度訪談法為研究主軸,訪談產、官、學與民間非營利組織等相關專家意見,分析歸納出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之「特有文化資產」、「閒置空間再利用與文化觀光發展策略」、「閒置空間再利用之困境與建議」三大面向,並且參酌相關文獻,研提日後眷村閒置空間再利用與文化觀光研究建議方向,以供政府部門或相關研究參考,落實本研究對於文化觀光策略在眷村閒置空間再利用與文化資產保存所提供之效益。
    關聯: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顯示於類別:[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上網授權書33.pdf授權書662KbAdobe PDF653檢視/開啟
    水交社論文1050803-已保全.pdf論文3807KbAdobe PDF149檢視/開啟


    在TF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