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G FANG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987654321/177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48/2341 (36%)
造訪人次 : 5091896      線上人數 : 10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TFI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163.15.40.127/ir/handle/987654321/1771


    題名: 改良燻燒技法發展之實驗創作論述- 以排灣族黑陶設計為例
    Improved Smoldering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Discussed Creative Development – In Paiwan Black Pottery Design as an Example
    作者: 林世煌
    Lin, Shi-huang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貢獻者: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關鍵詞: 燻燒陶
    黑陶
    排灣族
    practicality
    black clay pots
    Paiwan
    日期: 2014-06
    上傳時間: 2014-09-18 12:48:37 (UTC+8)
    出版者: 高雄市:東方設計學院
    摘要: 燻燒陶一直是最古老的製陶方式,在燒製時燃料燃燒產生的黑煙碳素燻入坯體內,造成坯體表面有燻黑原生風味的質感,而台灣原住民中排灣族的陶壺燒成即是燻燒的方式,在坯體上留下直火燒灼或碳素燻黑的痕跡特色,帶給人神秘、溫暖的感覺,這是最有傳統文化的燒陶方式。
    排灣族的工藝三寶中黑陶壺卻因燻燒陶無法高溫燒成,而無實用功能因而侷限在裝飾市場。本研究的重點即是探討如何提升燻燒技法,並發展能儲水實用性的燻燒陶,從材料本質的燒成技術發現,再結合創意設計,將生產的「技術」與「設計」同時提昇,增加黑陶壺圖騰多方面運用,以確保黑陶壺能在排灣族的工藝文化中成為永續性的產業。
    關聯: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
    顯示於類別:[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論文全文08.08new.pdf本文18364KbAdobe PDF2511檢視/開啟
    論文同意授權書.jpg授權書1867KbJPEG800論文同意授權書.jpg.jpg
    檢視/開啟


    在TF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