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848/2341 (36%)
Visitors : 5044797      Online Users : 7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163.15.40.127/ir/handle/987654321/1156


    Title: 以融合性概念探討產品設計樣式之研究-以2005~2009 Design 設計雙月刊為例
    The Study of Product Design with Combined Concepts-Taking Bi-monthly “Design” 2005~2009 for Example
    Authors: 陳政役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Contributors: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Keywords: 產品設計
    設計方法
    創意產品
    融合方式
    Product Design
    Design Methods
    Creative Products
    Combination Metho
    Date: 2011-01
    Issue Date: 2011-03-30 14:38:19 (UTC+8)
    Abstract: 不論有形的物體或是無形的概念,「差異性」都是創新的重要元素。僅有差異性並不足以帶來商業上的價值,從企業的角度來看,能具體產生市場價值的創新活動才是有效的創新。本研究以臺灣創意中心發行的Design 設計雙月刊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本論以設計方法中的結合法與強迫合成法為基礎理論,從產品的功能、造型、材質三大連結關係元素中,以融合的概念分析主要的產品屬性以及設計訴求。研究結果以下列三點敘述:

    1 . 造型融合方法:綜合分析後發現,從外觀造型上運用1)類比、2)新與舊、3)對比、4)放大與縮小、5)仿生與擬人、6)文化意象等設計手法,透過這些元素的融合進而可得到幻想類比、直接類比、相異類比、物理原理類比等融合性概念的思考模式。
    2 . 功能性融合方式:分析結果發現1)因造型或材質特性延伸功能使用;2)兩種相異物件產品功能結合;3)兩種關聯性物件功能結合;4)產品功能轉化相異產品方式;5)功能科技化;6)舊造型新功能結合;從產品功能進而得到功能與功能或產品之間的結合關係性。
    3 . 材質融合方式:分析結果歸納出1)環保材質與材料使用;2)兩種異性材質的使用;3)能讓使用者產生視覺與視觸覺心理層面感受材質運用;4)因產品功能需要特定材質的使用。

    從以上分析結果,瞭解產品的對應是否講究「巧妙」和「恰當」,以及一些融合方式日後對文化商品發展趨勢有幫助,並找出哪些方法巧妙達到產品融合點,哪些方法恰當需要分析消費的行為和需求,融合概念後的產品是否帶給消費方便、帶來好處。
    Relation: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Cultural & Creative Design] Master Thesi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pdf授權書31KbAdobe PDF469View/Open
    以融合性概念探討產品設計樣式之研究以2005~2009 Design設計雙月刊為例.pdf本文6815KbAdobe PDF198View/Open


    All items in TF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